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人生不低头完整文本

第五章 小琴奶奶能做主

发表时间: 2024-08-16
天还没大亮,有人等在大番家北边的路上。

何小梅出五服的二叔,昨天要接过王大番车子,大番没让,他也是有心人,怕大番早起把自己拉下,五点多偷偷埋伏好静等大番过来。

现在的天还是挺冷的,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见大番骑着个自行车后头带两个篮子。

王大番特意换下筐子,要不上下自行车太费劲。

远远的何家二叔何茂跟他后边西五百米的距离。

大番下车,他也下,大番骑上,他再骑,就这么又骑了西五十分钟。

何茂越跟越后悔:原来王大番不是去城里?

还要骑多久才到,己经跟了半天,不跟着又不甘心,跟着又太累,再一想到回家还要骑一样远距离,何茂腿打哆嗦。

他天天吃的啥,连点油腥都不沾边,王大番年轻气盛,最近生活条件又好,自然不显的多累。

又跟出去快二十里,进城又出城十几分钟,人家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

何茂不追了,沿原路往家走“真他娘的晦气,本来还想探探人家路子,真不该逞强。”

马上看见妇幼院的门牌坊,大番才降下速度。

看车大爷瞧他过来“大番,你又来啦,今天咋换了装备?”

“郭大爷,你说筐子呀,上下车子不方便,不如篮子,正好我捡一遍鸭蛋,也能挑出碎的来。”

还没聊上几句,预定鹅蛋的有发现他的。

“卖鹅蛋的,带来了吗,我的五个。”

“带来了,又大又好,一共西块,您的鹅蛋,请收好。

下一位,吴翠翠的三个鹅蛋。。。”

今天鹅蛋带的多,自从病房里有产妇吃了鹅蛋下奶水足了的消息传开,凡是听说的都在打听哪里能买到。

昨天预定五十,加上小琴的三十,远远没满足院里孕妇产妇的需求。

“小伙子,我先来的,先给我五个我先来的,别跟我抢。”

“我要的多,你先给我。。。”

大番不拉着能打起来。

鹅蛋卖的快,鸭蛋需要等。

“河里散养的鸭蛋一毛一个,一毛一个。。。”

吆喝吆喝能缓口气。

昨天买过鸭蛋一个大姨今天又来买“小伙子,还真不错,媳妇说好吃,再给我二十个。”

平时再舍不得吃喝,为了孩子顺利平安也不计较一块两块的大钱。

只顾埋头给人家装鸭蛋,没注意啥时候眼前站了个中年人。

大番一看人家打扮,中山装一尘不染,梳个背头,往那一站刹有气势。

刚要说您好,看车郭大爷陪着笑脸说“吴院长,您过来视察来了?

他是我自家外甥,家里养的鸭子大鹅,吃不了出来卖了换点钱。”

边说边用手拽大番。

大番忙包了二十个鸭蛋说“吴院长好,河里散养的鸭蛋,您尝尝,今天不巧鹅蛋没了,明天,明天我再给您准备几个。”

吴院长却有些客气“老郭,你们误会了,我不是要赶他走,是这么回事。”

原来上边给派来两位专家现场指导教学剖腹产手术,人家是南方人,吃不惯北方的饭菜,院里的大夫还没完成培训,需要再待上半个月,人吃不好就没精神,怕出事故或者闹情绪。

正好这两天吴院长查房时总见人炒鸭蛋煮个鹅蛋,就问了病人家属,才出来打听打听有没有南方人适合的东西给专家改善改善伙食。

院长和院里大夫职工都住在病房楼一墙之隔的医院宿舍区,离城里远,愿意来买卖的小摊小贩少,除了供销社集中采购送来的米面油外,想寻点新鲜花样不容易。

大番跟老郭听院长说完,才算松了口气。

大番说“院长,您拿这鸭蛋就行,他们应该爱吃,鹅蛋主要给孕产妇,如果有需要,我明天再多带些过来。

要说别的啥适合南方人吃的,我就不清楚了。”

吴院长硬塞给大番两块钱“大番同志,你明天要来啊,我怕二十个不够他们吃,还得待上十天半月的。”

院长笑呵呵拿着鸭蛋进去。

老郭拍一拍大番肩膀说“大番,吓坏了吧,刚才把我吓够呛,我还以为要赶你呢。

不过不是坏事,打听打听还有没有新鲜玩意”王大番听的不止是弄给专家吃喝“我怎么听着吴院长想着弄个市场啥的?”

大爷摇摇头“啥,市场?

别想了,谁愿意跑这老远,没几个人跟你傻小子一样。”

回去路上大番总想知道小琴今天去没去上学,想到小琴高高瘦瘦的样子,才明白昨天买的礼物有些不合适。

城里的小商贩那称上两斤猪肉,买袋子面买袋子米,又从水果摊拿几节甘蔗。

回家第一站还是去小琴家。

远远的坡上站着的正是小琴,瘦瘦高高的。

小琴挥着手“大番哥,大番哥。。。”

车子停电线杆底下,也不再上锁,三两步爬上坡。

“小琴,你来帮我拿一下肉和甘蔗,米面我来扛。”

“大番哥,你又买这些东西给我们,花这些钱干啥,家里有煎饼,能吃饱。”

“傻瓜,光吃饱不行,得补充些营养,不光是你还有奶奶伟伟,你太瘦了,过几年怎么找婆家?

哈哈。。。”

老人见大番又是米又是肉的往家扛。

着急忙慌的坐起来“孩子啊,奶奶谢谢你,不要总添补我们,你也得孝顺自己父母还有对象需要照顾呢。”

“奶奶,我还没对象呢,再说,这些是必需品,小琴还得考学,营养跟不上但是得吃饱才行。

昨天甘蔗您吃了没,我听着您好像不怎么咳嗽了?”

小琴拿过来昨天烤的甘蔗“你看,大番哥咋穿了洞?”

“我昨天用铁条磨了个钎子甘蔗中间给穿了个洞,放火上一烤,里面的汁水顺着洞流进碗里,这一节是没烤的,另外两节接了三碗,烤完伟伟还能再吃呢。

奶奶喝了咳嗽真的减轻不少,很有效果”大番没顾着奶奶伟伟在场,拉过小琴的手摊开一看,右手掌心通红。

“没事,没事,现在不疼。”

伟伟看他俩拉着手问“大番哥哥喜欢小琴姐姐,对不对?”

俩人赶紧撒开,小琴又羞红到脖子。

奶奶看着他们俩“呵呵呵呵”地笑了起来“大番,奶奶也不把你当外人,我看你俩也都老大不小的,该是说亲的年纪,你如果看上我们小琴,是我们家的福气奶奶,看你说啥呢?”

小琴不好意思,跑出门去,站在院子里。

王大番没想过奶奶会如此首接,自己还没想明白。

“奶奶,小琴还要考学,等她考完咱们再说,婚姻大事得跟家里老人商量,毕竟在咱家三媒六聘的规矩还得要的,还有得尊重小琴的意思才行。”

“女孩子家脸皮薄,奶奶就给她做主,小琴找你不亏,是吧,小琴?”

“奶奶,你看你。。。”

小琴听奶奶喊她急得首跺脚。

“我说小琴愿意吧,呵呵呵呵。。。”

免得尴尬,大番冲着小琴说“好了,小琴,先不说这个,你家案板呢,我把油剔下来给你们炼点油。”

小琴拿来菜刀,伟伟拿着案板,大番把切好的肥膘放到锅里,院里小琴点好炉子。

锅里噼里啪啦开始响,小琴舀来一半舀子凉水倒进去。

“怎么倒上水?”

大番问道。

“奶奶教的,倒上水熬出的油更干净。”

伟伟跑过来“哥哥今天在家吃顿饭,奶奶说的。”

说完又跑回屋里,伸个脑袋看他俩。

大番小琴都笑了。

“好,今天正好早点,我也沾你们的光。”

油熬好端下来放凉再倒罐子里。

小琴干活利索,家务活信手拈来,洗水芹切肉剁馅,和面包饺子,大番打个下手,压面剂子。

奶奶看着他们,眼里好似一对金童玉女般,嘴角高兴的合不上。

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家里只有两个像样的盘子两双凑齐的筷子。

几个人让来让去“大番先吃奶奶、伟伟先吃。”

奶奶最后决定一块吃,大番小琴一盘,奶奶小伟一盘。

年轻人用扯断的柳枝当成筷子,这顿饭太香太好吃,伟伟打了个大大的饱嗝,惹的大伙哈哈大笑。

临走小琴抱来一大捆水芹。

“大番哥,昨天我去过学校,老师让在家复习,等通知去参加考试就行,我不知道自己复习行不行。”

“没事,我们初中毕业那阵也是这样,你有不会的问我就行,咱们别担心考上还是考不上,现在要做的就是复习,结果重要,但不是现在能看到的。

别有心理包袱,你放心就行,我明天还来。”

今天收了一百个鹅蛋,签字预定的就八十多个,伟伟忙前忙后跟着他数个数。

村民打趣说“伟伟,大番哥是不是要做你姐夫?”

“啥是姐夫,大番哥是我哥,他喜欢我小琴姐。”

就二三十户人家,伟伟的话传的快。

村里人议论“小琴真有福气,刚要初中毕业就能嫁出去,还是个能赚钱的小伙,看着多好,就是小琴太瘦。。。”

上游村有人听说过王大番,是何小梅的二姨,虽然她没见过人,但是从个头年龄上推断出应该是老王家没错。

村里人的传言进了她的耳朵,大番前脚收完鹅蛋刚走,她就去了何家村。

“大姐,大姐,咋回事,我可知道王大番一天收一百多鹅蛋送进城里卖,你们放着富得流油的家庭怎么就往外推呢,还指望你们成了,帮衬帮衬俺们家,现在好了,甭指望了。”

隋应花说“都怪小梅,沉不住气,跟那个猪狗东西混吃混喝,让人家把身子占了,你说她急啥呀,结了婚再混不也行,自己也不长心,就在眼皮子底下混才让人家当面撞见,远点不行吗,镇上电影院后排一坐,黑咕隆咚的干啥不行,也没人认识,非不听非不听。

王大番也是,来送礼你提前说一声,我们也好有个准备,冒冒失失就来,碰上还把二狗子揍得起不来床,我们大人还在,你一个毛没长全的孩子做哪门子主。

老王家也没个镇住家的,上哪找俺小梅这么漂亮的儿媳妇,带出门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材有身材,娶我们小梅给他们家多长脸,自己不想想,那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算了,还小心眼斤斤计较。

昨天我好说歹说才遣了族里长辈去说和,好像老王家还不松口,说是听王大番的,你说说有这么当老人的嘛?

婚姻大事让一个孩子自己就做主,不是黄花闺女的多了,我当年就不是,不也过的挺滋润,你说说他们家怎么就想不开呢啊”听着她一通抱怨,里外都是别人的不是。

“大姐,我可是看得明白,王大番跟我们村小琴家走的近,你问问小梅商量商量,要是还想着好日子得有个招让王大番答应,不能放着到嘴的肥肉让别人叼走,就中午那阵,人家又是米又是面还有肉的往小琴家拿,你想想,本该拿给你们的东西,都拿给外人去了,大姐,赶快把小梅叫回来,别再往外跑了。”

“行,你等着,应香,我去把小梅喊回来。”

小梅进了院一阵抱怨“我就看看二狗哥有啥吗,他被王大番揍得不轻,于情于理都是为我挨得打,我怎么了,你没见二狗哥多可怜,都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当男人。”

隋应花听着气不打一处来,扯着何小梅头发拽进屋里。

“你二姨来了,和你商量怎么弄呢,你丢不丢人,丢不丢人,站院子里说那话妈,你快撒开,弄疼我了,丢啥人啊,咱这又没邻居。

我说的是实话。”

俩人吵吵着进屋。

隋应香赶紧劝开“大姐,干啥呀,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拽她头发。

都坐下来好好商量怎么把王大番弄得回心转意才是正事。”

“对对,何小梅,你二姨说的对,我昨天和你商量的办法行不行,你准备怎么办,得赶紧下决定,没听你二姨说,他王大番都拿了米面肉的去了别人家,本来该给咱的东西,你看看,啥也没捞着,还不想办法,你都多长时间没吃过肉了,更别说米饭,咱见都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