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忘语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扶摇直上全文完结

扶摇直上全文完结

徐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潜力佳作《扶摇直上》,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赵泗嬴政,也是实力作者“徐福”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4-09-22 15: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全文完结》,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潜力佳作《扶摇直上》,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赵泗嬴政,也是实力作者“徐福”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扶摇直上全文完结》精彩片段


眼下,大巡天下已经接近了尾声……

除了偶尔遭遇的刺杀,整个大秦似乎都显得风平浪静。

但是始皇帝清楚的知道,一切的安宁都只是建立在自己还活着的情况下。

他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天下之间的暗流涌动。

上至朝堂之上,老牌军功贵族和新晋军功贵族的矛盾,下至看似已经征服的六国之地,百姓依旧不识秦法,六国旧贵族看似被夺去爵位,实则依旧把持着地方经济政治。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伴随着天下一统,可以通过战争瓜分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都已经消耗殆尽。

盘子就这么大,掌握了顶层资源的人必然是不愿局势发生变故的。

而新晋的军功贵族,那些未曾拿到上流门票的小贵族,那些获得了入场券却无法更进一步的人,必然会渴望继续向外开扩,而事实上这群人才是大多数。

这群大量且普遍集中在中低层的贵族和老牌军功贵族发生了极大的政治冲突。

以往,大秦国策尚在,六国未灭,耕战体系的大秦必然不会停下征服的步伐,故而小贵族占优,大贵族求变。

现在,四方天地断绝阻碍,自然条件的限制之下,顶层贵族开始逐渐占据优势。

你哪怕再怎么想打想要获得功劳又能怎么样?

顶破天打打北狄南蛮,现在大秦正在做这件事。

然后呢?已知最富饶的土地已经被完全征服。

而在天下四野之间,也是风波云起。

大秦吏治的倒退是必然的事情,始皇帝近乎每次出行都会遇到刺杀,七年前途经博浪沙的那次刺杀,迄今为止,都还没有找到凶手。

始皇帝知道,肯定是基层和六国地方出了问题。

官员,贵族……范围太大,无从查起。

六国之地官员吏员的任命很多都是直接来源于六国的旧贵族群体。

顶破天也就是不允许在籍贯地上任,换个地方上任,但依旧是治标不治本。

始皇帝当然也想用老秦人,但是没办法,没有那么多吏员,更没有那么多的官员储备。而且老秦人到了政治环境宽松的六国故地会不会腐化也是问题。

大秦的吏治体系需要大量吏员来进行维持,吏员削减必然会出现还政于地方的情况,而要想维持庞大的吏员规模,让吏治推行地方,又必须要启用六国旧贵族人员。

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

而至于民间百姓,亦是矛盾重重。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车同轨书同文暂且不提,对百姓影响可能不大,毕竟这个时代的真正的百姓是不识字没有车的。

但是度量衡和货币的强制性统一让百姓没有太多应变时间,这上面能动的手脚太多了。

度量衡和货币改革,加上六国旧地并不是那么忠心的吏员官员以及把控地方经济的旧贵族,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可想而知。

由官员吏员引发的恶政,推到国君身上那是传统技能。

而始皇帝为了进一步毁灭六国遗留的烙印,又在天下范围内禁绝淫祀。

何谓淫祀?

说白了就是秦国不承认的节日和神灵祭祀。

李斯和始皇帝固然考虑到了地方的不适应,并非单纯的将大秦的节日和习俗信仰强加于六国之地。

而是在商议之后,结合现状,以大秦为主,六国为辅的祭祀信仰节日。

譬如屈原的祭祀,始皇帝就并未禁绝。

事实上对于地方名人名臣,只要不是誓死抗秦派的,基本上始皇帝都没有禁绝祭祀。

可是就算如此,依旧对地方习俗信仰造成了极大打击。

譬如某些地区野合的习俗和风气,就因为始皇帝这次改革被明令禁止。

而百姓愚昧,对于所有不适的徭役和政策全部归于秦。

故,民心沸腾!

另外,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

徭役!

秦朝时期的徭役太多太多!

秦始皇陵,长城,阿房宫,各地驰道,南越开扩,陇西进取……

每年的徭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每一个都是极其庞大的工程,每一个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甚至于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始皇帝死去都尚未完成。

对于六国百姓而言,度量衡货币改革挨一刀,有点疼,但是能忍。

习俗的强行更改,可以强行适应。

严重的徭役,外加上高昂的赋税,已经让他们痛不可耐。

始皇帝都知道也都看得见。

但,他能够压的住。

他心里很清楚现在大秦从上到下矛盾重重,全赖他一人系之。

他也曾求变,才有了淳于越和李斯的斗争。

最终,他选择了李斯!

选择淳于越,他可以现在放下。

如周天子一般,享八百年国运。

以史为鉴,大秦再怎么不济,效仿周天子绵延王室五百年可能性也很大。

始皇帝想要的更多!

周王室赤膊含玉的耻辱历历在目,因为始皇帝就是亲历者,也是始作俑者。

大秦在他手上走上了巅峰,他不负众望,完成了历代老秦人的夙愿。

从东出!到一统!

他有足够的资格骄傲!

他的大秦,也远不该是由五百年,八百年能够度量的长度。

所以,他选择了李斯!

相比较于效仿周王室的前车之鉴,他更愿意走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

一统,前无古人也!

而其后每一步,都没有什么效仿对象!

甚至于连错误的教训都无法以史为鉴。

每一步,是对是错,都充满了未知。

而始皇帝所作之大政,长城,匈奴,南越,驰道,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习俗,时间都已经给出了证明。

而为一己之私修建的秦兵马俑到了后世也成了历史的瑰宝。

郡县制更毋庸置疑……

或许,自周以后,自大一统以后,再无朝代如周一般绵延八百年。

但是自秦以后,历朝历代,皆以一统为己愿,中华大地才免于四分五裂,更不至于小小的土地之上各国林立。

只是,该往哪里走呢?

始皇帝对于世界的了解也没有多少,他看着世界地图,手指轻轻叩动。

大秦的未来又在哪里?又在谁的身上?他甚至不知道该选择谁来做自己的继承人。

骄傲和迷茫并不冲突。

大秦的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始皇帝思及于此,乃至于胸口发闷。

繁重的政务,以及扑朔迷离的未来,他的骄傲和自负,加在一起不断的压榨着他的身体成为他的负担。

他剥开了迷雾的一角,看到的却是更多的迷雾。

身体愈发疲惫,始皇帝眉头紧皱,熟练的打开案几旁的小瓶子倒出一枚色彩艳丽的丹药嗑入口中。

额间的青筋跳起,嘴唇缓缓发白,紧闭的眼皮不断颤抖,汗水自脸上划过,许久之后,始皇帝才仿佛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靠了下来。

始皇帝深感疲惫,心知车马劳顿,以最近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怕是这一趟大巡天下,不能走完了。

不过……如今行程已经过去了许多,现在折返也没什么大问题。

没走的地方,明年补上即可……

他需要时不时的露面,告诉天下人,他还活着!

他知道,所有人都在畏惧自己!

但他也知道,所有人都还不够畏惧自己!

“也好,算上折返回去的时间,三种新粮,也差不多该收成了。”始皇帝轻声呢喃。




赵泗回忆记忆中曲辕犁的具体模样。

开始尝试在地上勾画。

其余船员则专心致志的对土豆进行切块,顺带剥玉米。

王离则好奇的站在一旁打量着据说是亩产五百斤的粮食。

看起来……有点平平无奇。

块状的红薯土豆和一粒一粒金黄色的玉米,并没有特别稀奇的样子,也不会布灵布灵的放金光。

王离和记忆中的粮食对比研究了很久,也看不出什么稀奇之处,不过这三种粮食王离也确实没在大秦见过。

“这些粮食真能亩产五百斤?”性格比较跳脱的王离研究半天看不出所以然终于忍不住开口发问。

正在回忆曲辕犁的赵泗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只见带自己一行人垦荒的年轻将领正在一旁满脸好奇的盯着船员手中的红薯土豆和玉米。

“玉米应该没有那么多,红薯土豆应该只多不少。”赵泗开口回答道。

王离点了点头,只不过他不知道哪个是红薯,哪个是土豆,哪个是玉米,正在犹豫是否继续开口发问,却听到赵泗继续开口。

“这个是红薯,烤起来吃挺香的,这个是土豆,可以炒菜吃,煮着也能吃,也可以炸着吃,这个是玉米。”赵泗一一介绍。

却是赵泗心里起了心思,面前的将领年纪轻轻,看起来也算不上成熟稳重。

赵泗不知道对方的具体身份姓甚名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对方身份地位绝对不低。

毕竟面前这个年轻将领,处处都透露着一股二代的风范。

赵泗正在琢磨怎么把曲辕犁在这个时代复刻出来,身为一个现代人,看到自己力所能及能够改变有利在千秋的东西,不弄出来心里痒的跟猫抓一样。

明明体验过,拥有过,甚至已经弃之不用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弥足珍贵。

但是赵泗自己又不会木匠活计,海上漂泊这么久,要说一点动手能力都没有有点过分,但是也就仅限于粗糙活计,真要是改进农具还得专业的木匠来。

眼下身在蓝田大营,出是一时半会出不去,而且赵泗身上现在也没什么钱财,请不起木匠,想要找专业人士还得需要面前这个年轻将领的配合。

接触交流一二,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赵泗对自己的金手指还是很有自信的。

除了性格怪异之人,赵泗只要想,可以很快的和一个人成为朋友。

“带回来的红薯土豆不在少数,将军可要尝试一二?”赵泗笑眯眯的开口。

赵泗这么一说,王离还真就动心了,本就是少年心性,又从小被爷爷王翦带在身边,没有经历过父亲的毒打,自然性格也就是本来少年人的性格,跳脱的厉害。

但是王离也还是分的清轻重,沉吟片刻还是摆了摆手。

“当务之急还是播种。”王离笑着拒绝,不过明显对于红薯土豆的口感产生了好奇。

毕竟是以前从来没见过的吃食,年轻人嘛,总想要尝试一下以前没见过的东西。

赵泗也没有再劝,笑过之后继续在地上比比划划曲辕犁的构造。

事不急于一时,就算有金手指也不可能一天就成为朋友,反正种地的时间很多,有的是时间交流沟通。

赵泗的画图能力还是不错的,小时候学过素描,画的多好看倒不至于,但是比照着记忆里的东西画出来具体模样还是没问题的。

经过不断的回忆和绘制,赵泗脑海里没多久就出现了曲辕犁的具体模型。

赵泗童年记忆中的曲辕犁,是刚刚建国那会的老物件。

那个时候距离曲辕犁诞生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千年,只不过彼时机械工具尚未普及,钢铁产量也不够高,很多地区仍然是人耕畜耕的状态。

赵泗拿着随手折断的木棍开始画起来。

有些地方觉的比例可能不太对,又抹去重画,再慢慢仔细和记忆中对比。

直待用了许久,终于大功告成,赵泗满意的看着地上的曲辕犁简图,王离也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悄咪咪的站在赵泗身后,一脸好奇的打量着赵泗画在地上的奇怪图案。

“这是甚?”

赵泗还在和记忆之中比对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忽的听到声音从背后想起,吓得赵泗一激灵,蹲着扭头看去,只见刚刚和自己对话的年轻将领正背手俯身注视着自己画在地上的曲辕犁。

“曲辕犁!”赵泗站起身开口说道。

“曲辕犁是甚?”王离继续开口发问。

曲辕犁没有诞生的时候,直辕犁就叫犁,曲辕犁诞生以后,犁才分曲直。

“一种犁具,和现在的犁相比,犁辕是弯曲的。”赵泗开口说道。

“现在的犁,需要二牛负之,犁到地头,还要人力抬出来重新置入,费时费力,而曲辕犁相比较于现在的直辕犁,更加小巧灵活省力,只需一人即可操控,转弯转向,轻松自如。”赵泗开口介绍道。

王离一听,好奇的蹲下来看着地上的图画。

“这就是曲辕犁?”

看得出来,地上的确实是一个犁具的形状。

只可惜,王离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曲辕犁的优点在哪里。

“此物当真如你所说这般好?”王离开口询问。

王离虽然看不懂,但是他还是知道农具改进的好处的。

这个时代工匠尚未沦为贱业,士农工商也并非地位排序,而是一个国家主体构成的阐述。

而秦国,虽然是耕战体系的国家,对于匠人的扶持力度却非同小可。

如果能够设计出来一个事半功倍的器具,往往都会有不菲的赏赐,是真的给真金白银和爵位的赏赐。

在这样的体系之下,王离不会轻视新工具的诞生,尤其是新农具。

王离提起重视以后,反倒是赵泗有点不确定了。

你要真说曲辕犁比直辕犁好那是书上说的,可是具体好在哪里?赵泗还真没见过,因为他压根没见过直辕犁,更没见过直辕犁和曲辕犁同时耕种的对比。

最关键的是他并不确定自己画出来的曲辕犁是否真正的准确,是不是需要调整尝试。

他还真不敢打包票。

“不好说,但是我出海时路过一地,该地尽使曲辕犁,而如这般直辕之犁,早已经掘弃。”赵泗想了想换了个说法。

“那定是曲辕的比直辕的好用!”王离兴奋的说道。

“可能弄得出来?”王离兴致冲冲的看着赵泗。

“我不善木工。”赵泗老实的摇了摇头。

“无妨,军中就有工匠!”王离直起身子,声音充满了朝气蓬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