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忘语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三国: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 番外

三国: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 番外

鹿尘埃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废话,董卓能不恨吗?八大神医,这可是八大神医啊!一千伤兵,三四天内就让七百多人重上战场上八大神医啊!有一个神医在军营中,董卓都会当祖宗、当神仙一样供着,因为这意味着自己,乃至自己麾下重要将士,都多了一条命。而现在,刘偃麾下足足有八个神医!这完全是暴殄天物啊!而且,这八大神医,称刘偃什么?主公?!!这是直接认刘偃为主的节奏啊!以后这八大神医,将会完全听刘偃的命令行事。刘偃麾下的将士们,相当于多了一条命。他们的士气,会多么高涨?如果……如果,当初战败霍坦羌的是自己。那么,这八大神医,会不会认自己为主呢?看来,刘偃不仅仅抢了自己升官发财之路,还抢了自己的八大神医啊!董卓的心,现在简直直欲滴血。同样的道理,董卓麾下的将士们,此时心头也在心头...

主角:刘偃辛婉儿   更新:2024-11-12 09:2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偃辛婉儿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 番外》,由网络作家“鹿尘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废话,董卓能不恨吗?八大神医,这可是八大神医啊!一千伤兵,三四天内就让七百多人重上战场上八大神医啊!有一个神医在军营中,董卓都会当祖宗、当神仙一样供着,因为这意味着自己,乃至自己麾下重要将士,都多了一条命。而现在,刘偃麾下足足有八个神医!这完全是暴殄天物啊!而且,这八大神医,称刘偃什么?主公?!!这是直接认刘偃为主的节奏啊!以后这八大神医,将会完全听刘偃的命令行事。刘偃麾下的将士们,相当于多了一条命。他们的士气,会多么高涨?如果……如果,当初战败霍坦羌的是自己。那么,这八大神医,会不会认自己为主呢?看来,刘偃不仅仅抢了自己升官发财之路,还抢了自己的八大神医啊!董卓的心,现在简直直欲滴血。同样的道理,董卓麾下的将士们,此时心头也在心头...

《三国: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 番外》精彩片段


废话,董卓能不恨吗?

八大神医,这可是八大神医啊!

一千伤兵,三四天内就让七百多人重上战场上八大神医啊!

有一个神医在军营中,董卓都会当祖宗、当神仙一样供着,因为这意味着自己,乃至自己麾下重要将士,都多了一条命。

而现在,刘偃麾下足足有八个神医!

这完全是暴殄天物啊!

而且,这八大神医,称刘偃什么?主公?!!

这是直接认刘偃为主的节奏啊!

以后这八大神医,将会完全听刘偃的命令行事。刘偃麾下的将士们,相当于多了一条命。他们的士气,会多么高涨?

如果……如果,当初战败霍坦羌的是自己。那么,这八大神医,会不会认自己为主呢?

看来,刘偃不仅仅抢了自己升官发财之路,还抢了自己的八大神医啊!

董卓的心,现在简直直欲滴血。

同样的道理,董卓麾下的将士们,此时心头也在心头滴血。有些人看董卓的目光中,都隐含着丝丝埋怨!

刘偃才不管这些人怎么想呢,自顾自得吩咐道:“刚才,这二十三位将士扯掉了身上的白布,请董司马验伤。现在,还请八大神医,速速给他们包扎起来。”

“是!”

包扎伤口这点小活,对八大神医来说,完全是大材小用。眨眼间,二十三名将士,全部包扎完毕。

当然,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这八大神医的医术不是盖的,的确就是那么给力。

“刘偃!”

董卓见八大神医小露一手后,更加心中愤恨难平,道:“本司马听人说,你曾经在万马军中,取了霍坦的性命?甚至是在近两百步的距离内,一枪飞掷,杀死了霍坦?”

“确有此事。”

“那刘偃你的武功,肯定很不错了?来来来!咱们就在皇甫太守的面前,战上几十回合!我倒要看看,你刘偃的本事,能否真配得上赫赫战功!”

在董卓的想法里,刘偃的武功肯定相当不错,但是,绝无可能像小武说的那么夸张。

只要刘偃和自己一比武,哪怕刘偃能将自己战败,他的真实实力也必然露馅。

到了那时候,刘偃虚报战功证据确凿,不死也得扒层皮。什么八大神医,什么封侯之功,全部一笔勾销!

然而,正在这时——

“和我家主公比武,董卓,你也配?!”

随着一声响亮的大喝,一名二十多岁、顶盔掼甲的青年,纵马出阵,道;“要想和我家主公比武,先过了我这一关。”

怎么又有个叫刘偃主公的?

破了霍坦羌之后,刘偃究竟得了多少好处啊?

董卓心中又嫉又恨,沉声道:“你是何人?”

“白马银枪高思继!”

“高思继?可有军中职司?”

“未曾有!”

“可有什么奇功?”

“寸功未立?”

“那可奇了。”董卓冷笑道:“你既无职司,也无大功,又有何资格,和我大汉行军司马董卓比武呢?”

高思继手持银枪,不慌不忙的向董卓身后的大军指去,道:“这个简单。董司马麾下,任何人不服高某,尽管来战!若是无人不服,那我是不是就有挑战你董司马的资格了吗?”

“狂妄!好大的口气!”董卓大手一挥,道:“华雄,领教领教这什么……高思继的本事!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

“明白!”

话音刚落,董卓军中就有一名二十来岁,身材高大,满脸凶厉之色的战将,越众而出。

正是董卓麾下悍将华雄!

“高思继,看刀!””

华雄大吼一声,挥舞手中大刀,向着高思继直砍而来。、

“华雄!华雄!”

“灭了他!灭了高思继啊!”

“让这帮泾阳土包子,见识见识咱们边军的威风!”

“活捉他,一定要活捉他!让他跪下,给咱们边军磕上十七八个响头!”

“小小高思继,名不见经传,也敢在我等面前撒野?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德行?”

……

边军们纷纷鼓噪起来,一定要华雄好好的修理高思继,给他们出一口胸中恶气。

没办法,今天这帮子大汉边军,实在是太憋屈了。他们迫不及待地要赢上一次。

至于说,华雄会不会打不过高思继?

那怎么可能?

华雄可是二流武将,在整个大汉边军中都赫赫有名。

说句不好听的:高思继如果是二流武将的话,到哪里不能出人头地,至于认刘偃为主公吗?

“华雄?”

皇甫嵩听了这个名字,也不由得心头剧震,扭头对刘偃道:“华雄此人,乃是董卓新收的一员战将。虽然年仅二十三岁,但战力已达二流,实在是我大汉少有之英杰……那高思继,到底行不行啊?”

刘偃却微微一笑,道:“行不行的,这不……胜负已分了吗?”

“什么?胜负已分?”

皇甫嵩这才意识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汉边军的鼓噪之声完全消失。

再往前看起,但见那白马银枪之青年小将,已经将华雄掳到了自己的马背之上。

华雄的生死,现在已经完全掌控高思继之手!

谁是我大汉少有之英杰啊?

很显然,不是华雄,而是这白马银枪高思继!而是高思继之主公,少年刘偃!

“这……这是真的吗?”皇甫嵩话都说不利落了,道:“刚才我没看见。刘偃,你跟我好好说说,高思继到底是如何擒下的华雄?”

刘偃道:“其实也没什么精彩的。华雄和高思继刚一交手,就完全落于下风,三招之后,被高思继所擒。”

本来嘛,关羽温酒斩华雄。比关羽武力只高不低的高思继,三招擒华雄,实在是太正常了,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此事听到皇甫嵩的耳中,又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

“三招擒华雄?三招擒华雄?!!一流武将!这高思继,绝对是一流武将啊!刘偃,你……你竟然做了一名一流武将的主公?!!”


“封眀羌族长封眀,拜见汉寿亭侯!我等不识天时,对抗天兵,万望恕罪啊!”

“良多羌族长良多,率全部族人两千三百四十三口,拜见汉寿亭侯。全族青壮年男子,尽愿为汉寿亭侯战斗至最后一口气。全族清白女子,俱愿侍奉汉寿亭侯!”

“滇那羌愿意归顺大汉。只要汉寿亭侯大发慈悲,给我们留下一半人口,让我们做什么都成啊!”

……

好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百多羌人部族,三十余万众,向刘偃投降!

他们投降的条件,全部卑微无比,只要能够活命,甚至只要一半人活命,就任由刘偃予取予求。

没办法,七年来,段颎杀得实在太狠了,把他们的心里底线也压得实在太低了。

刘偃这边稍微施恩,他们就会感恩涕零,誓死效忠!

简短解说,一个月后,现存西凉诸羌已经投降了八成以上,只有不到两成,不足十万的人,还在依靠各种天险,负隅顽抗。

很显然,这些人,都是冥顽不灵之徒!

刘偃和段颎的选择,就是杀!

全部杀光!

一个不留!

没有霹雳手段,怎显菩萨心肠?

……

……

凉州,张掖郡,缈峰山,固石峰。

勒姐羌为了躲避汉军的围剿,在此地扎下了营寨。

此地山势奇绝,从山脚下到山顶唯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小路,绝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

此时此刻,勒姐羌之族长勒姐,正在山寨中,下达一个极其残忍的命令:“杀!将山寨中的汉奴、汉女,全部杀光!我们勒姐羌,不养闲人!”

“杀!杀光这些汉奴、汉女啊!”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以后需要了,再下山去抢就是。”

“杀!杀!杀!把这些可恶的汉朝人,全部杀光!我看刘偃小儿,能把我们怎么样?”

“对,固石峰自古一条路,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段颎再厉害又怎么样?刘偃再有手段又怎么样?除非他手下有天兵天将,否则奈何不得我们!”

“过些日子,风声松了,咱们再攻下山去,好好乐一乐啊!”

……

勒姐羌众,纷纷鼓噪起来,满脸的兴高采烈。

在他们的想法里,现在外面风声太紧,不能继续下山劫掠。为了节约粮食,那些山寨中掳来的汉奴、汉女,当然要全部杀光。

至于以后?

再下山抢不就得了。

反正固石峰山势绝险,易守难攻。只要他们动作够快,就立于不败之地。

刘偃得意一时算什么?他能在西凉待一辈子?

只要大家坚持下去,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勒姐羌!

西凉的子女金帛,也必然属于勒姐羌!

哈哈!哈哈!哈哈!

此时此刻,数以百计的汉奴、汉女,被强迫跪在地上,浑身伤痕累累,满面憔悴,双目之中尽是灰白和绝望。

此时此刻,勒姐羌众,欢呼声声,手持兵刃,向着那些汉奴、汉女走来,双目中尽是残忍、嗜血、嚣张的光芒。

人间最丑恶的一幕,即将上演。

然而,正在这时——

嗖嗖嗖!

嗖嗖嗖!

陡然间,勒姐羌背后,一阵犀利的破空声传来。

“啊?那是什么?”

有人转身观瞧,只见漆黑的战甲,只见冷厉的面容,只见一支支漆黑的弩箭!

“啊!敌袭,敌……啊!”有人惊呼出声。

很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

话刚出口,那漆黑的、充满仇恨的弩箭已至,取了他的性命,取走了他身躯内的一切力量!

噗通!

噗通!

噗通通!

只在刹那间,一百多名勒姐羌战士,身中弩箭,倒在地上,变成了一百多具新鲜的尸体、

“啊!背嵬军!这是刘偃手下的背嵬军啊!”

勒姐看着漆黑的盔甲,看他们的惊天战力,已经猜到了他们的身份——最近威镇凉州,不知屠了多少负隅顽抗羌人的背嵬军。

背嵬军既已到此,说明固石峰天险已经完全不足仗恃。

说明,勒姐羌,完了!

“啊!不!不不不!”勒姐拼命大呼起来,道:“住手!住手啊!能不能让我们死个明白,你们究竟是怎么上的山?”

张宪冷然一笑,道:“行,就让你死个明白。固石峰背面,有一条不为人知的小路,被汉寿亭侯得知,告诉了我等。虽然这条小路非常难走,但难不倒我们背嵬军!”

勒姐听了这话,简直都要气疯了,大呼道:“不可能!这不可能啊!我们勒姐羌在缈峰山都不知道的小路,刘偃凭什么知道?”

张宪坚定地道:“当然是汉寿亭侯,德行深厚,受上天庇佑,行事无往而不利!”

“你……你……你……好……我不和你争论此事。”

形势比人强,勒姐忍气吞声,深吸一口气,道:“最后一个问题,不知我等如何做,才能为勒姐羌,保留一定的血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张宪大笑三声,冷然道:“事到如今,尔等……还想活吗?”

……

……

是日,张宪率从一条极其隐秘的小路上固石峰,固石峰上惨嚎阵阵,血流成河!

勒姐羌,今日除名!

不得不说,凉州形势图,实在是太厉害了。有此图在,没有攻不破的天险。勒姐羌的命运,在他们决定赋予顽抗的那天,就已经注定。

……

……

简短解说,刘偃所部,段颎所部,在凉州形势图的支持下,分成若干小股部队,深入西凉的深山大谷中。

类似的事情,不断上演。

沈氐羌,灭!

牢姐羌,灭!

乌吾羌,灭!

鸾零羌,灭!

……

短短两个月内,护羌军和泾阳营一同发力,三十多部,六万多负隅顽抗的西羌部族,被完全消灭。

到了最后,整个西凉,已经没有不在刘偃、段颎控制下的部族。

换言之,持续将近八年的西凉羌乱,在刘偃入凉州三个月内,已经被完全荡平!如此功业,前无古人,后也未必有来者!

“那么……”

大帐内,刘偃看着眼前的无数礼包,深吸一口气,道:“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我也该打开积攒这么久的那些礼包了。系统,现在,总结一下,我还有多少礼包没开?”

“叮咚,如宿主所愿!”


“刘英雄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就在刘偃骑马从阵中出来之际,皇甫嵩已经仔细观察过刘偃了。

虽然刘偃并不是皇甫嵩想象中那种高大威猛、浑身筋肉虬结的形象,但是,拥有枭雄之气、略显瘦弱的少年刘偃,更符合饱读诗书的皇甫嵩的审美。

当然了,救了自己全家性命的恩人,到底是什么形象,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

皇甫嵩直接翻身下马,以手相搀,道:“虽然吾是你的上官,但是,你救了吾娇妻弱子的性命,算是吾的大恩人。以后再面见本官,不必多礼!”

“谢太守!”刘偃站直了身子,

皇甫嵩又笑眯眯地向董卓看来,道:“刘偃,本太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护匈奴中郎将手下的行军司马,董卓董仲颖。董司马,这位就是本太守的心腹爱将,刘偃了。你们都是我大汉英杰,以后可得多亲多近。啊?哈哈!”

好么,皇甫嵩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把刚才还和自己分庭抗礼的董卓,降到了和自己心腹爱将的层次上。

本来嘛,皇甫嵩的品质远比董卓高,所差的不过是实力而已。

现在,他有杀敌如屠狗的猛将刘偃,有实力不在大汉边军下的两千泾阳兵,怕董卓个鸟啊?

正是找回面子的大好时候!

“刘偃么……”

董卓当然明白皇甫嵩的心思,皮笑肉不笑地向刘偃看来,道:“你们泾阳骑兵,这是两千人左右吧?”

“两千一百零七人!”

“两千多人,这人数还真不少。不过,本司马甚是奇怪啊。”董卓道:“泾阳军民百姓,不过是一万多一点。青壮年男子,能有多少?你们力抗霍坦羌半个月,甚至战而胜之,取得了大量缴获。伤亡肯定也少不了吧?怎么可能现在还能拿出这么多骑兵?莫非……”

顿了顿,董卓向着皇甫嵩看来,道:“莫非这里面,有很多,不是泾阳兵马,而是皇甫家族的部曲私兵?”

在这个时代,豪门大族圈养大量的部曲、私兵,简直就是公开的秘密。

不过,这些部曲私兵不在家族的领地内待着。而是成百上千人,跟着县令一起上任,是想干什么?

说句谋反,都不为过!

好个董卓,不愧是枭雄一名,一刀就捅在了皇甫家族的要害上!

“绝无此事!”皇甫嵩面色骤变,道:“皇甫云上任之时,不过是带了二十名护卫而已,绝不可能带着大量皇甫家族的私兵”

“那这二千多精锐骑兵就在眼前,皇甫太守,或者刘偃,你们准备如何解释呢?”

“我……”

皇甫嵩无言以对,甚至他自己都怀疑,皇甫云是不是偷偷从家族内调了私兵来泾阳了。

只在顷刻间,心中一凉,额头上就冒出了细密的冷汗。

刘偃却面色毫无异样,不慌不忙得道:“这有什么难以解释的?第二十三屯至第三十六屯,全部军士,出列!让董司马看看,你们为大汉所受之伤!”

“喏!”

随着一声答应,泾阳兵后队之中,七百余骑上前,陡然间将上衣、下裳全部扔下,只留下一条牛鼻短裤。

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裹着几条厚厚的白布。

有些白布,直到现在,仍然在渗着浓重的血水!

他们面色一凛,齐声道:“请董司马验伤!”

刘偃道:“董司马说得没错,这次我泾阳兵大败霍坦羌,伤亡不小。事实上,我们总共大概有一千伤兵。不过,我把其中还有战力的七百余伤兵,单独编练成十四个屯。他们和未曾受伤的一千三百军士一起,凑足了两千之数。董司马如果不信的话,可以从这七百余众中任意选择数人,且看他们伤势如何!”

“选就选!你,你,你……还有你!”

董卓随手就从这七百多人中,选出了二十三个人,道:“你们把身上那劳什子白布解开,且让本司马看看,你们的伤势到底如何?”

在董卓看来,刘偃这番解释,纯属狗屁不通!

一千伤兵,三四天的功夫,就有七百多可堪一战。

可能吗?

做梦呢?

除非他的军中,住着一个活神仙!

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董卓的预料之外——

“这有何难?”

唰!

董卓话音刚落,二十三名壮士,毫不犹豫的将他们身上的白布扯下,露出了那触目惊心的伤势。

有的人浑身上下,七八道刀伤纵横,直到现在还大部分伤口还未曾愈合!

有的人肩部有个大口子,深可见骨!

有的人腹部之上,一大片血肉模糊,也不知是用什么针线重新缝上的。现在还能活着,简直是邀天之幸!

有的人,很显然是中了十七八箭。现在还活蹦乱乱跳的,简直让人怀疑阎王爷是他亲戚!

……

真的吗?

这都是真的吗?

两千泾阳兵中,竟有七百多伤兵?

自己麾下两千精锐,竟然在刚才,败给了近半人数是伤兵的泾阳兵?他们为什么不找块豆腐撞死啊!

董卓绝不承认眼前的事实!

但是,话说回来,不承认也不行啊!

这二十三人,是董卓自己选出来的,哪还做得了假?

这伤势就摆在眼前,远处看,近处瞧,还是无论如何也作不了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怎么可能?

“董司马,你看够了没有?”刘偃的声音传来。

“看够了。本司马,也确认,他们身上的伤势为真。但是……”董卓满脸懵逼,向刘偃看来,道:“你能否告诉本司马,这些人为什么会恢复地如此之快?”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那八大神医!

事实上,这八大神医的效果,都有点出乎刘偃的预料之外——八大神医不但来了,而且每个人都带着一定量的珍奇药物。简简单单,就让七百余人,暂时恢复了战力。

仔细想想也属正常,没有合适的药物,纵然是名医,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系统奖励十大名医,却不让他们带一定量的药物,那不成了耍流氓了吗?

当然,这事儿是不可能对董卓仔细解释的。

刘偃微微一笑,道:“实不相瞒,泾阳大捷之后,有八大神医慕吾名声,前来投奔。他们施展回春妙手,为泾阳伤兵诊治。这才有了一千伤兵中,有七百余人恢复战力之事。”

顿了顿,他高呼道:“有请八大神医!”

“吾等在此!”

刘偃话音刚落,军阵分开。有八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者,来到刘偃的面前,大礼参拜道:“拜见主公!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什么?

主公?

他们竟然称刘偃主公?

董卓现在,看刘偃的目光中,已经直欲喷火。

甚至于,不单单是董卓。所有西凉军,看刘偃的目光中,都直欲喷火!

羡慕!

嫉妒!

更有滔天之恨!


“小叔你刚好,怎么能出来吹风呢?呃……”

当刘偃走出门外的时候,辛婉儿正端着一大碗汤饼,也就是面条,往这方向走来,关心地劝道。不过,她马上就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开玩笑,系统年礼包开出的枭雄之气岂是等闲?

拥有枭雄之气的人,非常具有领导魅力,很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和效忠!

现在的刘偃虽然外貌依旧是那个十二岁的少年,但论气质,早已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令人心折不已了。

“原来,小叔这么好看!再过几年,他一定能成为一个天下少有的美男子,哪家小娘子嫁了他,都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不过,可惜了,可惜……我是看不到那天了。”

辛婉儿心头一黯,脸上却尽量不显露出来,改口道:“小叔昏迷了一天一夜了,快吃点东西吧。”

“谢谢嫂嫂。”

刘偃接过那碗汤饼,但见除了面条之外,里面还加了两个鸡蛋,点着葱花,淋了几滴麻油。

这具身体是真饿了,单单看了一眼,已经是肚子咕咕叫个不停。赶紧和辛婉儿一起回屋,狼吞虎咽起来。

趁着这个功夫,辛婉儿故作漫不经心地道:“这次羌人突然来袭,朝廷的大军不知在哪里,泾阳城恐怕是守不住了。不过小叔你不用怕,城破了之后,你就躲进后院的地窖里。记住,不把里面的食水用完了,不要出来。”

“嫂嫂不和我一起进地窖吗?”

“嫂嫂用不着。你忘了吗?嫂子的武功好得很,到时候随便抢匹马就逃了,羌人拦不住我。”

辛婉儿武艺不错,刘偃当然知道。

在原来那个十二岁的少年眼里,嫂子人漂亮会操持家务还武功高,简直无所不能,说不定真信了这番话。

但是,在穿越而来,学习了六合枪诀的刘偃眼里,辛婉儿那两下子,也仅仅是不错罢了,到了战场上着实不够看。

很显然,嫂嫂是觉得家中食水储备不足,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

“嫂子,你……”

只在顷刻间,刘偃的眼圈湿润了。

只在顷刻间,刘偃完全接受了辛婉儿,把她当作这个世上自己唯一的亲人。

辛婉儿却误会了,道:“小叔,你怎么了?可是怪嫂嫂不肯带你一起逃走?不是嫂子不愿意带你,实在是在战场上护不住你啊。”

“嫂子你别说了。”刘偃面上前所未有的严肃起来,道:“嫂子,我心意已决,吃了这顿饭以后,就去参军,保护泾阳城。”

“那怎么行?”

事关刘偃的生死,什么枭雄之气,都对辛婉儿不起作用了。

她着急道:“你才十二岁,身量都没长成,参什么军啊?再说了,你家都为大汉捐了四条命了,就剩下你这根独苗。说破大天来,也没有让你上战场的道理!不行!绝对不行!”

刘偃却微微摇头,道:“不,嫂子你听我说。我要参军,不光是为了大汉,还是为了你。”

“为了我?”

“对,咱们家只剩下了你我两个人。你是女人,我是男人,对不对?男人哪有让女人保护的道理?”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嫂嫂不就是担心,我年纪小,武功不行,在战场上出了什么意外吗?只要我展现出足以自保的武艺不就行了?”

说话间,他走到墙角,拿起了那支长矛,道:“走!嫂嫂,咱们出去,看我舞一趟枪法。如果嫂嫂看完了之后,依旧觉得我的枪法不行,我就听嫂嫂的话,再也不提什么参军之事了。”

“这可是小叔你说的。”

刘偃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辛婉儿自然不能再不答应。

当即,刘偃出屋,在院中给辛婉儿舞了一趟六合枪。

六合枪小成的境界,岂是等闲?那是普通人即便得名师传授,也一辈子难以企及的境界!

到了这个境界,“精气神”与“腰手眼”完美结合,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进其锐,退其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

攻击时如水银泻地,防守时密不透风,端的是变化莫测,神化无穷!

嗖!

舞至酣畅处,刘偃将手中长枪飞掷而出,正插在院内的一棵杨树上,入木七寸有余!

还有最关键的,刘偃虽然家贫,但大汉边境地广人稀,院落颇为广大,这棵杨树实际上位于他所在位置的十丈之外!

掷枪十丈,入木七寸,这是什么概念?

“二流武将!至少是二流武将啊!”辛婉儿倒吸了一口凉气,惊呼出声,道:“小叔昏迷了一天一夜之后,竟然达到了二流武将的境界!这……这真是祖宗显灵,苍天保佑啊!”


一个时辰后。

“陛下有旨:射姑山大捷,实乃二十六年来,我大汉最大之大胜也!为感谢上天庇佑我大汉,获此大捷,朕将于九月初一,率文武百官,祭天于洛阳南郊圜丘。全城军民百姓,皆可观礼。”

“陛下有旨……”

“陛下有旨……”

……

一名名羽林军士,骑着高头大马,在洛阳城内主要大道上来回奔驰,将皇帝刘志最新的旨意,宣读给洛阳百姓。

很快地,洛阳城内,又响起了阵阵百姓的欢呼声,对皇帝的这道旨意表示欢迎。

废话,洛阳百姓们,谁不想参加大汉皇帝这场祭天之礼?

一来,射姑山之胜,确实值得大肆庆贺。二来,这种祭天仪式,以前只能朝廷官员参加。这次,皇帝开恩,准许普通百姓观礼,谁不想去开开眼界?

……

……

三日后,九月初一。

洛阳南郊,圜丘祭坛。

圜丘祭坛共共分三层,每层八尺一寸,象征着九九归一。再加上底座,总高九丈五尺,巍然耸立,蔚为壮观。

当此之时,大汉近千名文武官员按品级依次在祭坛上站好,屏气凝神,躬然肃立。

祭坛之外,一万二千大汉羽林军士盔明甲亮,刀枪林立,守于四方。

在这九千羽林军之外,则是前来观礼数十万洛阳百姓,摩肩擦踵,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单从规模和气势上来看,自从光武立国以来,今日这场祭天仪式,当属第一!

终于,皇帝刘志到了。

头戴十二旒冠冕,帝王有所见有所不见。身穿十二文章袍,肩挑日月背背星辰。脚蹬赤色鞋,脚踏万里江山。一身皇帝冕服,真将刘志衬托地愈发尊贵、霸道、威临万方。

简短截说,在一翻繁琐的礼仪之后,这场祭天之礼的重头戏,正式开始。

什么重头戏?

皇帝向上天献酒,并宣读祭文,最后这酒由皇帝喝下,象征着皇帝完成了一次和上苍的交流。

祭天之礼的主要目的,正在于此!

然而,正在皇帝刘志将一壶美酒,放于祭台之上,准备宣读祭文之时,忽然停了下来。

他转过头来,看向圜丘下的大汉军民百姓,道:“不对!朕感觉,这场祭天之礼,很不对啊!朕既是因射姑山大捷之事祭天,那就当在射姑大捷之首尾全部处理完毕之时,再祭祀昊天。然而,事实上,此战之功,朕现在还未进行封赏。此时祭天,岂不是对上天之不敬?诸位臣工,朕欲先封赏有功之臣,再行祭天之礼,尔等以为如何啊?”

“陛下此言,理所应当!”

“对,先封赏有功之臣!”

“先封赏,后祭告昊天,名正言顺,天经地义!”

……

百姓们哪懂那么多弯弯绕啊!他们只知道,皇帝就应该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现在,皇帝要封赏有功之臣,大家有什么理由不支持?

至于朝中大臣们的意见?

不好意思,他们那点声音,完全淹没在众百姓的呼喝声中。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都没人能够听见。

“很好!”

刘志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朕问大家,是谁在二十六年前,攻破御苑,抢夺了大汉天子之汗血宝马?使大汉天子蒙羞?”

“是且冻羌!”

“是谁,于射姑山一战,杀得我大汉护羌校尉马贤所率六千将士,全军覆没!使我大汉全体将士蒙羞?”

“是且冻羌!”

“是谁,攻破拢关,杀我大汉子民十数万,却在射姑山活的好好的,让整个大汉蒙羞?”

“是且冻羌!还是且冻羌!”

“对,这二十多年来,是且冻羌使大汉全体将士蒙羞,使大汉天子蒙羞,使整个大汉蒙羞!那么,又是哪位英雄出世,破射姑山,为大汉雪此奇耻大辱!”

“是刘偃!泾阳团练使刘偃!”

“很好!”刘志用平生最大的音量道:“现在,朕再问大家最后一个问题……刘偃破且冻羌,为我大汉雪耻之功,朕应该如何重赏?”

“理应封侯!”

“如此大功,必须封侯!”

“唯有封侯,才足酬此功!”

“陛下封刘偃为侯,顺天应人,天经地义啊!”

……

在百姓们看来,如果取得如此大功的刘偃不能封侯,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封侯?那以后,还有何人愿意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那就是对大汉的立国之基“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的背叛!

刘偃,必须封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最后,几十万洛阳军民百姓齐声呼喊:“封侯!封侯!刘偃此功,理应封侯!”

声势如排山倒海,声震云霄!

刘偃封侯,已经势不可挡!

……

……

“刘偃,好一个刘偃啊!天子圜丘祭天时,数十万众瞩目之下,数十万众众口一辞,要刘偃以莫大的军功封侯!完全可以说,自古以来,得诸侯之位者,未有刘偃之正也!”

司徒袁隗,喃喃自语,面色无比的难看。

本来,事情不该是这样的。

刘偃送了三千匹汗血宝马,却不肯交还皇帝,是为不忠!

刘偃有寡嫂而别居,是为不孝!

刘偃杀戮甚重,有伤天和,是为不仁!

刘偃杀的还是投降之人,是为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焉能封侯?

若是朝堂辩论,自己有八成的把握,让刘偃封侯之事,化为泡影。

然而,万没想到啊,刘偃不知为何,走通了皇帝的门路。

这皇帝刘志,也真不简单,没有将此事在朝堂上讨论,而是在祭天仪式上,突然向洛阳数十万百姓提出。

几十万百姓众口一词,刘偃理应封侯。

自己就算辩才无双,又能如何?

自己就算腹有千条妙计,又能如何?

自己再不服,又能如何?

憋着!只能憋着!

不憋着,就是同时与洛阳几十万军民百姓为敌,只能是自取其辱!

想不到啊,想不到,我袁隗、我汝南袁氏这局,今日竟然败得如此之惨!甚至是,还未开战,就大败亏输!

“那么……请问陛下……”

待百姓的声音们渐低,袁隗满怀不甘,向刘志看来,道:“刘偃封侯,理由应当,微臣没有任何意见。但是,依陛下所见,刘偃该封何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