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奶奶要别人的东西,只是想给别人一个教训,并不是真的想要讹人。
奶奶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心眼儿坏。
“奶奶,我们都记下了。”
“娘,我跟老二也记下了。”
“婆婆,我们两个也知道了。”
看到家人们都明白了她的意思,王雪表示非常欣慰。
剩下的,就是要谈一谈以后的事情了。
“接下来这段时间,下地干活不用太积极,跟别人一般就行。”
“这个大食堂办不了两年, 等以后咱们家自己吃饭了,地里挣到的工分,关系到咱家能够得到的粮食,再下力气也不迟。”
“当然了,偷懒可以,但不能太明显。”
“比照着别人,差不多就行了。”
“等地里的活儿忙完,我还得去你们妹子家一趟,看看亲家母怎么样了。”
“老大老二,你们没事儿也去你们妹子家转悠转悠,记得别在人家吃饭,大家都不容易。”
“也要让你们妹夫村里的人知道,她有两个疼妹妹的哥哥。”
“这样,别人才不会欺负你妹妹和妹夫。”
王雪将心里存着的事情,一件一件的交代了下去。
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人特别喜欢生孩子,就是因为家里的兄弟姐妹多了,别人才不敢招惹。
说到这里,王雪才想起来,是应该提醒提醒两个儿子,可别再继续生下去了。
他们家7个孩子已经够了,以后只要兄弟团结,没人能欺负得了他们。
再生下去,想想接下来的十几二十年,光靠地里那点收成,交完公粮也没剩多少的粮食。
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一想到以后的生活,王雪就感觉头疼。
但没有办法,她来到了这样的一个时代,就必须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
好在她有剧情在手,倒是可以钻一些漏洞,让自己家人过得好一点。
“娘,爱国过完年就15岁了,你看咱要不要找个媒人,给他相看相看?”
轮到孩子们发表意见的时候,王雪听到的第一句话,差点就让她把喝到嘴里的水给喷出来。
什么玩意儿,15岁就着急相亲了?
“咱家的孩子,最早17岁相亲,18岁以后才能结婚。”
“你们多给孩子攒点媳妇本,就不愁孩子们娶不到媳妇了,没有必要这么早就把亲事定下来。”
在这个十六七岁结婚都是寻常的年代,王雪也没想着,非让他们等20岁以后再说。
至少,也得等成年以后才可以结婚生子,这是对他们自己人生的负责,也是对未来妻子的负责。
剩下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
王雪现在心里发愁,想给两个儿子在镇上谋一个工作岗位。
只有当上了正式职工,他们的家庭,才能摆脱未来一大部分的生活苦难。
辛辛苦苦在地里干了五天,总算是迎来了假期。
这天一大早,王雪就拎了一个篮子,去了闺女所在的村子。
先把给亲家准备的东西,和给女儿的贴补,给对方送了过去。
在女婿千恩万谢的感激之下,王雪快速地离开了闺女家。
这要是再待下去,她可就走不了了。
今天还有任务在身,不是走亲戚串门子的时候。
两个媳妇儿,王雪也给她们放了假,想回娘家看看的就回娘家看看,想在家里休息的就在家里休息。
一个人来到了镇上,在镇上转了大半圈,也没找到工作的机会。
供销社里人满为患,除了买东西的百姓,就是大声叫嚷着的售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