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李承乾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朱标,请陛下称太子朱元璋李承乾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佛系无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棡心里自然也不平衡。如今李承乾帮朱棡磨平了这根刺,还愿意补偿朱棡。从政从军都随朱棡挑。这让朱棡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永平侯谢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臣以后就是陛下手底下最锋利的刀!您要我砍谁我就砍谁!“大哥,我想从政,辅佐你。”朱棡这一声大哥,也是认同了李承乾的话。感谢的话不必多说。李承乾嗯了一声,看向朱棣。“老四,老二封在西安,老三封在太原,老五封在开封,唯你封在北平那个鸟不拉屎还危险的地方。我知你志在疆场,封地在北平也是为了更好磨练你,你若不愿,我可以给你换个封地,同时我也许你掌兵。以后为大明做个征北大将军,饮马瀚海,封狼居胥,马踏联营,血染疆场,尽情的领兵打仗去,你看如何?”朱棣也站了起来,抱了抱拳,“多谢大...
《穿越朱标,请陛下称太子朱元璋李承乾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朱棡心里自然也不平衡。
如今李承乾帮朱棡磨平了这根刺,还愿意补偿朱棡。
从政从军都随朱棡挑。
这让朱棡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永平侯谢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臣以后就是陛下手底下最锋利的刀!您要我砍谁我就砍谁!
“大哥,我想从政,辅佐你。”朱棡这一声大哥,也是认同了李承乾的话。
感谢的话不必多说。
李承乾嗯了一声,看向朱棣。
“老四,老二封在西安,老三封在太原,老五封在开封,唯你封在北平那个鸟不拉屎还危险的地方。
我知你志在疆场,封地在北平也是为了更好磨练你,你若不愿,我可以给你换个封地,同时我也许你掌兵。
以后为大明做个征北大将军,饮马瀚海,封狼居胥,马踏联营,血染疆场,尽情的领兵打仗去,你看如何?”
朱棣也站了起来,抱了抱拳,“多谢大哥!我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能够无顾虑打仗,朱棣自然开心。
而朱棣身后的徐达,李承乾已经拉拢了,不需要再刻意做什么了。
最后,李承乾目光看向了朱橚。
这位嫡子当中最老实的那个,但他的岳父是冯胜!
这个得拉拢一波。
李承乾轻咳一声,“老五,你洪武三年便是封吴王,但是今年,几个月前你被改封周王,想必你也怨气不小。
毕竟周王比吴王的封号差多了,我复你吴王封号,并入太医院学习,趁着还没就藩,多学些医术如何?”
这话一出,朱橚的脸上也闪过一丝动容。
好好的一个吴王,大明最尊贵的王位封号,突然成了个周王。
甚至还不在齐秦燕韩赵魏楚这七个封号当中,朱橚怎么可能心里没有芥蒂?
也就是欺负老五性子好罢了。
“多谢大哥!”
朱橚也是拱手一拜。
从吴王变成周王,爵位没变,但是这封号变了。
帝王的一举一动都引人沉思。
去年,冯胜的女儿嫁过来还是吴王妃,今年就成了周王妃,这搁谁心里都不好受啊。
吴王的封号至尊至贵,可以说是大明亲王之首,而周王呢,不知道在哪个九霄云外了。
李承乾满意点点头,自己这四个嫡亲弟弟,哪怕不跟自己站一起,也绝不会跟自己为敌。
只要他们四个不跟自己站在对立面,那么马皇后也可以第二个选择。
毕竟马皇后放着嫡亲儿子不选,是扶持一个庶出吧?
但是,李承乾还要加注。
李承乾看向马皇后,“母后,儿臣认为男女平等,女子亦当有独立之人格,不应受此束缚,当倡新风,去此陋习,使女子亦能自在行走于世间,儿臣欲下旨,正式废除女子裹脚制度!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这个裹小脚制度,并不是朱元璋首创。
但是大明开国至今十一年,朱元璋都没有废除它,但也没有提倡,也就是默许的意思。
等到洪武十五年,马皇后驾崩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下旨颁布衮冕制度,其中规定命妇复杂繁盛冠饰和缠足。
毕竟马皇后习武,没有缠足,是大脚,如果马皇后活着,朱元璋下旨缠足,那马皇后这位国母自然就是带头的。
所以等马皇后死了,朱元璋才下旨女子缠足裹小脚。
当然了,也有人说朱元璋颁布的衮冕制度并没有规定命妇复杂繁盛冠饰和缠足。
眼见李承乾利益分配成功,马皇后颇为满意。
为避免常蓝两家独大,马上就把徐达扶了起来,徐达之女未来也是皇后,可以平衡常蓝两家。
而拉拢了汤和,朱标怕徐达一人压不住常蓝两家,给找了汤和当帮手。
平衡前朝后宫。
至于李善长,这家伙本来就是最合适得丞相人选,只是这家伙太贪了而已。
贪好啊。
不怕你贪,就怕你不贪。
有弱点才更好驾驭啊。
而且只是一个相国,家中无女入后宫,自身又是文臣,根基还是薄了些。
所以李承乾只是让李善长来掌舵,但没说要杀了胡惟庸。
李承乾也想看看,李善长和胡惟庸这两个有野心且贪权的师徒,在这宰执天下的大权面前,还能不能不争!
权力迷人眼啊。
哈哈。
李善长得忙着和胡惟庸去斗,李承乾坐山观虎斗,压根不慌。
“那诸位对我刚刚的意见意下如何?”
马皇后这时候也开口道。
“太后娘娘所言极是!”四人异口同声的喊道。
陛下都喊出来了,还差这一声太后?
马皇后点点头,“好,魏国公,你带一对亲信,把京畿四十八位当中,太上皇的义子全部就地问斩,卸了他们的兵权,理由就是通敌谋逆!”
“臣遵旨。”徐达应声道,这明显是要一次性到位,把老朱的人马杀得干干净净。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朱元璋文治一塌糊涂,但武功是有的。
就连教员都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朱元璋军事指挥能力不错,但他若是没人能指挥了呢?
说到底,还是老朱办事寒了人心。
老朱对权力抓得很紧,任何人想反老朱,基本上没有赢的可能。
但马皇后不同。
淮西要是不认马皇后的情分,那他们的后宅可就不得安宁了。
更何况,是马皇后帮他们照顾家属,才能让他们在前面放心打仗。
而且,马皇后又不是要把朱家江山拱手让人,马皇后只是想让太子提前继位而已。
“蓝玉,你带亲兵去封锁京城,任何一只信鸽都不能飞出京城,确保消息不会传出去,保证今晚的皇权平稳过渡!”马皇后继续安排。
蓝玉拱手道,“臣遵旨!”
“汤和,你研究一份新的名单,到时候填补四十八卫的空缺,并领一卫兵马随时待命,若见宫中一道红色响箭射上天空,马上带兵从玄武门进来,直杀至乾清宫,若宫中无恙,天亮之后兵马各归本位。”
马皇后继续吩咐,显然是给了汤和往军中安插亲信的机会,也算是变相的弥补汤和。
“臣领命。”汤和应声道。
马皇后微微点头,“韩国公,你是文臣,本宫就不要求你什么了,这传国诏书就请你代笔了。”
“臣遵旨。”李善长也应声道。
小事开大会,磨磨唧唧三五个小时。
大事开小会,主打的就是个高效率。
“韩国公,这诏书今夜戌时之前,送至东宫即可。”李承乾提醒道。
“臣明白。”李善长微微点头,时间不多了啊。
马皇后挥挥手,“去办吧,今晚过后,大明仍是那个大明。”
“臣等领命!臣等告退!”
四人齐刷刷行礼退下。
权力过度的事情在马皇后的主持下,就这么敲定了。
李承乾心里暗暗琢磨,兵马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有安全感,孤不喜欢把命运交给别人。
还好自己安排了常茂。
等常茂兵马一到,自己直接拿着诏书,带人杀到乾清宫。
逼迫朱元璋传位!
妈的,当初自己造反,若不是有人告密,自己未尝会失败!
但是这次,就算有人告密,那也不怕!
因为这件事情的幕后推手是马皇后,得罪了马皇后,你是真当马皇后的刀不快啊。
这回玄武门之变,说啥都不带输的。
苍天呐,玄武门之变,说啥也该我李承乾赢一回了吧!
这回我李承乾直接以身入局,就不信还不能胜天半子!
自己向马皇后举报朱元璋,以身入局,今晚我李承乾,必须要胜天半子,君临天下。
几人离开之后,马皇后说道,“标儿,你也退下吧,我想休息一会儿了。”
李承乾忙起身道,“是,儿臣告退,今晚儿臣再与母后汇合乾清宫。”
马皇后嗯了一声,李承乾则回了东宫。
造反没龙袍哪行呢?
李承乾马上命袁天罡去织造局,取一件崭新的龙袍来。
合不合身也差不多了,将就着用吧。
上回我李承乾别说龙袍了,太孙服饰都没穿上就造反了。
这回造反,仪式感必须拉满!
天凉了,孤加件衣服怎么了?
“玉儿,你说标儿会是一个好皇帝吗?”马皇后叹了口气道。
玉儿回答道,“殿下是您的长子,又有监国的经验,肯定能堪当大任,若娘娘您不放心,可代行皇权,垂帘听政。”
马皇后摆摆手,“垂帘听政就算了,标儿是个成年的太子了,不需要有人再牵着他的手走路了。
本宫还是好好培养雄英吧,标儿是他从小带在身边培养的,有人说标儿是有文化的朱元璋,本宫还是不放心。”
培养朱雄英,留个后手。
朱标要是不堪大用,自己能把他扶上去,就能把他拉下来。
“娘娘高瞻远瞩。”玉儿小小的吹捧道。
马皇后站起身来,“大明,变天了啊。”
“娘娘,您不是要休息吗?距离天黑大概还有一个多时辰,去小憩一会儿吧。”玉儿建议道。
马皇后微微摇头,“本宫哪里休息得下!眼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去给本宫煮一碗参汤吧。”
“是,奴婢这就去。”
玉儿微微福身离开。
马皇后抬头看向天空,“真不知道本宫强行干预朝堂,于大明而言,是福还是祸啊,标儿,你不会让娘失望的,对么?”
马皇后喃喃自语。
由于马皇后的刻意安排,有消息送往乾清宫,但没有送到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还在气呼呼的教朱雄英读书,朱元璋感觉教小孩子读书这事儿,是真能把三高给气出来。
马皇后离开东宫,脸色阴沉无比。
你朱重八怎么落我面子,我都可以忍了。
但是,让我小儿子给妾当儿子还不够,还要我大孙子给妾当儿子,那不行!
马秀英:陛下!你任性了大半辈子,要是再这么任性下去,那臣妾就只有造你的反了!
朱元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咱就任性了,咋滴吧!
马秀英: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是吧,那你这个君就别做了!
朱元璋:阿巴阿巴阿巴。
还未走到坤宁宫,马皇后也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不管是为了孙子,还是为了那群开国功臣,自己都不能不管。
人心一旦散了,这队伍可就不好带了。
不能让功臣流血又流泪,你朱元璋还是去做个太上皇吧!
“玉儿。”
马皇后停下脚步道。
玉儿应声,“娘娘有何吩咐?”
“去办四件事,第一件事,叫郭英今晚好好守着门,只要门没丢了,其余什么他都不用管。”
郭英的妹妹嫁给了朱元璋,郭英还得把朱元璋叫姐夫,而且郭英一直是保皇派,跟淮西集团走得不是特别近,所以朱元璋才把禁军交给他。
毕竟禁军人不多,但却是最后一道防线。
至于自己那些义子,还得留在京营掌握兵权,毕竟禁军虽然是最后一道防线,但禁军才多少人?
让自己义子来管禁军,那群莽夫也干不来这个,而且也有些大材小用了。
还是就在京营掌兵马大权,一有意外,马上和郭英里应外合。
玉儿领命,“是,娘娘。”
“第二件事,传旨,今晚天黑,让曹国公李文忠带八百亲兵进宫至坤宁宫。”马皇后继续吩咐。
玉儿提醒道,“娘娘,曹国公乃陛下外甥兼义子,恐怕此事不可用他。”
马皇后摆摆手,“他如果不奉诏,你就问问他,还记不记得朱文正怎么死的?”
朱文正还姓朱呢,你李文忠可不姓朱。
“奴婢明白。”玉儿不再反驳,记下此事。
“第三,安排凤字营,去乾清宫周围晃悠,拦截一切送往坤宁宫的消息,我不希望今天陛下还能知道任何消息。”
马皇后安排道。
玉儿闻言,便知道是宫里的这些棋子要活动活动了,这是防止朱元璋的亲信给朱元璋送消息啊。
“奴婢遵旨。”玉儿再度应下。
“第四件事,去传本宫懿旨,诏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永昌侯蓝玉、韩国公李善长至坤宁宫,就说大姐有事找他们。”
马皇后时隔多年,再度用上了大姐的自称。
很显然,马家小姐要出来主事了。
大嫂,或将成为过去式。
“是。”玉儿当即领命去办。
马皇后回了坤宁宫,在琢磨李承乾有没有能力当好这个皇帝。
嗯……先看看吧。
若是没有,自己这太后也未必不能当太皇太后。
不行,以后朱雄英还是跟自己住吧,保险点儿。
万一这父子俩都不适合做皇帝,还有朱雄英可以是挽救一下。
嗯……就这么办。
此时的朱雄英,正骑在朱元璋身上玩。
朱元璋也玩累了,“大孙啊,爷爷累了,你自己去玩好不好啊?”
朱雄英端来一杯茶,“爷爷喝茶。”
“好,好。”朱元璋接过茶杯笑着道。
朱雄英说道,“爷爷,你累了的话,那孙儿给你揉肩吧,你安心批奏折,孙儿陪着你,好不好啊?”
听到这话,朱元璋笑着放下茶杯,“雄英,怎么想我给爷爷揉肩了?说说,你是不是又惹什么祸了?”
朱雄英故作震惊道,“爷爷你怎么知道的?”
见此,朱元璋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说说,惹什么祸了啊?”
朱雄英编了个理由道,“奶奶教我读书,我把书藏起来了,奶奶就找不到了,我就不用读了,嘿嘿。”
听到是这个事儿,朱元璋哭笑不得,“虽然你还没到要进学堂的年纪,但是也快了,提前打好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吧,爷爷考考你,你能答对,爷爷就帮你跟奶奶说情,不然爷爷就把你送回坤宁宫,叫你奶奶打你小屁股。”
听到这话,朱雄英赶紧捂住屁股,奶声奶气的道,“唔~那爷爷你出题吧。”
朱元璋点点头,坐下来说道,“不学礼,无以立,是什么意思啊?爷爷记得前几天教过你哦。”
朱雄英想了想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学会礼仪来尊重我,就把你打得无法站立。”
“噗……什么什么!你说什么!”
朱元璋刚准备再喝口茶,茶还没咽下去呢,直接就喷出来了。
茶杯都没端稳,洒了一身。
朱雄英明知故问的问道,“爷爷,哪里不对吗?”
朱元璋忙擦着衣服问道,“我再问你,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什么意思?”
朱雄英又想了想,“早上我知道了去你家的道路,等我晚上到了你家,你就死定了。”
闻言,一旁伺候的太监人都傻了。
虽然咱家没读过什么书,但最起码咱家确定这句话绝不是你这么解释的。
朱雄英的话差点没把朱元璋气得一世佛现,二世佛出。
“你个小兔崽子!谁教你这么翻译的?来人,去取本论语来,咱要亲自教皇长孙读书。”朱元璋吩咐道。
“是。”太监领命,马上去一旁的书架上取来论语。
朱元璋气得手都在发抖,但又不舍得打朱雄英,“过来,爷爷今天好好教教你。”
朱雄英嘴角闪过一抹计划得逞的笑容。
这最起码可以拖住爷爷一下午了,应该足够父王办事了吧,嘿嘿。
“是,爷爷。”朱雄英来到朱元璋身边学习。
朱元璋翻开一页道,“看这句,君子不重则不威。”
“这句孙儿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打人如果不下重手,就无法树立威严。”
朱雄英抢答道。
这话差点没把朱元璋气死,“要下重手是吧!来人,给咱拿戒尺来!咱今儿个要好好教教皇长孙!”
朱雄英忙捂着屁股,“爷爷,你要是打我,晚上雄英就不分大鸡腿给你吃了。”
“还吃!你今晚没鸡腿吃了!”
看书之前,请把你的脑子放在这里给僵尸保存,不看史书却把某音营销号内容奉为圭臬的读者止步!
洪武十一年冬,皇嫡次孙朱允熥出世。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可功成之后迎来的是什么?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个朱元璋但凡有父皇三分海纳百川的胸襟,也不至于落得个薄情寡义的名声。
谁言功臣就不可得善终?
太平本是将军定,孤许将军见太平,若有戎狄犯疆土,自有将军护皇庭!
这十几年又十几年的太子,孤真的腻了!”
李承乾谋反失败,被流放了,死后莫名就穿越了,同时获得了新手大礼包,一部大明史,三千不良人。
李承乾融合了朱标的全部记忆以及明史的全部内容,知晓了大明接下来的走向。
现在这情况是朱标的常姐姐要没了。
但关键是,吕氏只是杀常氏的刀,但握着这把刀的可不是吕家人啊,太子妃常氏之死,就算不是朱元璋亲自动的手,也绝对有朱元璋默许的成分在里面。
否则除非朱元璋这个皇帝是瞎子,不知道皇宫内的一举一动。
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比皇宫更危险的地方是东宫,皇帝监视最多的地方就是东宫,没有例外。
皇帝最大的敌人,不是朝堂上的臣子,而是东宫太子。
东宫太子继位最大的阻碍,不是那些兄弟,而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皇帝和太子之间并不是继承人的关系,而是竞争关系。
就凭他老朱不让朱标自己组建班底,也不让朱标培养心腹的这事儿,就可以表明他老朱在防着他这个好大儿朱标。
天家无父子,帝王只君臣。
权力面前无父子啊。
“父王,你醒了啊。”这时候,一个软软糯糯的声音传来。
李承乾的思绪被打断,看向来人,是朱家的嫡长孙朱雄英。
嫡长啊!
自古以来,嫡长二字代表的就是家族传承的延续。
嫡长子若死,父母都要为其披麻戴孝,服斩衰,这就是嫡长子的地位。
李承乾对朱标嗤之以鼻,朱标这个太子当得也太废物了,自己没有班底,只能跟老爹一个班底,这他妈不就是他老爹防着他结党营私吗?
连自己的心腹都没有,真要是跟老爹干起来,那群淮西功臣听谁的还用想吗?
而且马皇后死了,常氏死了,朱雄英死了,在那种情分断了的情况下,朱标继位之后,一个毫无自己根基的皇帝,又凭什么指挥淮西功臣集团?凭什么让淮西集团服他?凭他脸大吗?
爹有,娘有,终究是不如自己有。
而且,现在都在监国了,都没摸到一点儿实权,这太子当得也太废物了。
明史洪武四大案,朱标这个太子办了三个,李承乾合理怀疑这是朱元璋让朱标背锅的。
因为洪武大案虽然是朱标经手去办的,但朱标只是听令的人,不是下令的人。
老朱是不是不想背这个残杀功臣的骂名,所以让朱标去办洪武大案,把这个锅背上,顺便给履历上镀个金?
朱标身为东宫太子,还是有着监国之权的太子,兵权没有一点儿也就算了,竟连单独开府建衙的权力都没有,就很离谱。
你老朱要不要把权力抓得这么紧啊?
朱标在军国大事上,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朱标名义上听起来权力很大,实则还不如藩王的权力大。
朱元璋宠溺这个好大儿,但并没有给他几分实权。
朱标甚至还不如他侄子朱高炽,最起码朱高炽监国的时候,是真正意义上监国摄政,是可以自己拍板决定事情的。
但是朱标没有,他的班底全是朱元璋的,朱标被朱元璋当金丝雀养。
只要朱标老老实实的,等朱元璋死后,朱标就是皇帝,但前提是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朱标没有二心。
否则,朱标的下场就算不死,那也得是终生圈禁。
毕竟一个为了独揽大权,能把宰相制废了的人,怎么会允许有人在他活着的时候来分他的权。
哪怕那个人是他的儿子,是大明的太子储君。
太子在权力面前算什么?
你不分他的权,那你就是好大儿。
反之,你也就只是太子了,一个可以被皇帝换掉的工具人。
李承乾念及至此,看向自己这个身负马、常、蓝、朱四家血脉集一体的好大儿。
整个大明最尊贵的血脉啊。
“雄英啊,你母妃现在怎么样了?”
朱雄英回答道,“父王,母妃没事。”
“没事?太好了!这把天胡开局,孤就不信,两世为太子,还坐不上那个位置!”
李承乾当即掀开被子,穿鞋子起身。
自己是嫡长子,自己的好大儿是嫡长孙,是淮西集团的掌中宝,自己的母亲是中宫皇后,是淮西功臣集团的大姐。
自己嫡亲弟弟是手握兵权的塞王,自己的妻子是功臣之嫡女,背后功勋集团强大到令帝王忌惮。
妈的,这么好的开局,你朱标是怎么把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的?
简直把我给羡慕哭了。
我当年要是有这剧本,玄武门之变也不至于输了。
常氏是坐月子的第十一天出的事,现在自己还有机会挽救一波。
自己上靠母亲,中靠妻子,下靠儿子,实在是想不到这把还能怎么输啊!
监国太子算什么,太子有什么好当的,要当就当皇帝!
历史上,朱标的母亲马皇后没了,妻子常氏没了,嫡长子朱雄英没了,这就导致朱标自断臂膀。
淮西集团对朱标也就只是爱屋及乌了。
这个朱标,还是太软弱些,真男人谁当太子啊,真男人都是去玄武门大舞台的,既分高下,亦决生死。
金陵也是有玄武门的,南京紫禁城的北门称厚载门或玄武门。
“父王,你要去哪里啊?奶奶说让您多休息。”朱雄英疑惑的询问道。
李承乾轻咳一声,“我去坤宁宫找母后。”
“找奶奶干嘛?”朱雄英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
“商量再来场玄武门……咳咳,不是,那什么,你个小孩子管那么多干什么?”
李世民呼唤系统,可是那个声音已经不再回应他了。
不过嘛,复活观音婢,这个诱惑力很大啊,自己回去,与观音婢白首偕老,岂不美哉?
也算是了了观音婢未能与自己共白头的遗憾。
一朝同淋雪,哪算共白头?
而刚穿过去的朱元璋,悠悠转醒,成功接收了李世民的记忆,情况是李承乾被废,正处于立李治为太子的前夕。
“立太子?咱这辈子不带再立太子的!辛辛苦苦培养继承人,结果继承人还反了咱!槽!咱临死前再立太子!
对了,接下来几十年后,女主天下,有个盗国之妇!来人,快来人,给咱把武媚娘拿下,剥皮揎草!”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被朱标背刺的朱元璋,对太子这个身份可谓是深恶痛绝。
好嘛,前脚李承乾成了朱标。
后脚李世民就来了。
这该死的命运啊。
李世民整理了一下脑海中的记忆,来到铜镜面前坐下,看着这份容貌。
嗯……没俺老李帅气啊!
那就不用担心打破相了。
李世民左手抬手啪啪给自己脸上甩了三个巴掌。
“妈的,你朱元璋是怎么把局面作到这个糟糕,你这皇帝是怎么当得这么失败的?一个开国皇帝,怎么混成这鸟样的?
为人丈夫,你宠妾灭妻!为人兄弟,你过河拆桥!为人子孙,你不孝祖宗!为人君王,你兔死狗烹!
为人父亲,你打压儿子就算了,还整个鞑虏儿媳!眼下更是人心尽失!为人臣子,你弑君篡权!小明王咋死的真无人知吗?
做皇帝,苛责群臣,你怎么敢的啊?你这他妈不是逼他们去贪吗?而且你还双标,富养皇族穷养官!
怎么,治理天下是靠皇族还是靠官员你分不清吗?官子为啥两个口?因为你得喂饱上面那个口啊!
你只有喂饱上面那个口,他们才会去帮你喂饱下面那个口!你这不是逼官员去吸百姓的血吗?难怪各地起义不断!
朕真他妈不理解你干的骚操作,虽然你驱逐鞑虏是摘了桃子,但好在你摘成功了,胜者为王败者贼,这名声落你头上了。
但是你他妈的在帝王庙里供奉鞑虏干啥?朕在里面被供奉朕高兴,但是你把朕跟鞑虏供一起,朕很不高兴!
而且,你丫的恢复中华,这大好的名声,你反手跑去承认元朝当正统!你知不知道在你承认的那一刻你就输了!
本来你驱鞑复中就水分不小,你丫的还整这骚操作,现在这局面你让朕怎么办?让朕怎么破局?槽!”
李世民气得又给自己三巴掌。
这回用的是右手,左右脸各打了三巴掌。
前期抗元,是陈友谅、张士诚、刘福通、韩林儿扛着的,老朱在后面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坐看神州沉浮。
等到前面打得差不多了,朱元璋直接一波横扫。
俗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陈友谅从起义开始就没跟元朝有来往,一直都在驱逐鞑虏。
而朱元璋跟元朝有来往,当年义军看起来要输,朱元璋暗中给元朝送礼,元朝派使臣前来册封朱元璋江西行省平章政事。
可是没多久局面反转,义军要赢!
朱元璋就拒绝了册封,继续猥琐发育。
察罕破汴梁,下山东,海内震动,我太祖遣使通好,察罕亦致书相答,已而,有张昶、马合谋至,以江西行省平章授太祖,太祖闻察罕死,不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