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名指挥官来说,个人的战功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整个集体都能获得战功,甚至能打下一个荣誉称号,那就更加重要了。
这说明上级认可了你的指挥能力,有十分助于进步。
营里第二项军令传达下来了,整个一连要完成第二阶段的防御任务。
能攻能守,这仗才能打的圆满。
当方振华把任务传递下去后,整个一连全体指战员士气十分高昂。
当战士们进入到各自的阵地后。
敌人凶猛的反扑,来了。
在寇陵山被收复之后,越军的副总长冯世才亲自来前线督战,叫嚷谁丢的阵地,谁亲自夺回来。
313师更是动员士兵,叫嚣“要洗刷耻辱,挽回声誉。”
猴子军队集结重兵和火炮,开始对着寇陵山地区发动反攻。
方振华的一连,要负责防御的阵地是13、14和15三座高地,其他的几座高地,由一营其余部队协助防守。
上面传来了死命令,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土地,谁也不能丢掉一寸。
方振华将一连的几个指挥员全都分配了任务,他亲自负责防守13号高地,指导员负责14号高地,雷凯华和另一位副指导员负责15号高地。
三座高地各安排一个排,要在阵地上抢挖“猫耳洞”,以防备敌人的火炮攻击。
三个高地看似分散,实则连成一片,方振华居中,哪个阵地压力大,他就负责支援哪个阵地。
因为不管敌人怎么打,想要攻击他,都得先攻击另外两个高地。
战斗最先在14号高地打响,敌人投入了一个营的兵力,先是火炮进行饱和式攻击,随后那一个营的兵力,开始向高地发动进攻。
负责防守14号高地的指导员和三排,展开了顽强的攻击,打退了敌人八次反扑,可是敌人就像是铁了心一般,死都得拿下高地。
一个营的兵力不够,再加上一个连,三排的压力瞬间提了上来。
方振华带着一排火速前往援助,而另一边,敌人又派了一个连的部队,开始进攻15号高地。
看来敌人中又不是没有能人,他们就是要趁着一连兵力不足,让我军战士疲于奔命。
在这种危急时刻,方振华果断下令,让仅剩的炮排支援15号高地。
炮排的重火力更猛,这个支援决定立竿见影,进攻15号高地的敌军,被当头一棒,打的是晕头转向。
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天,一连的弹药告急了,而敌人的反扑已经被打退了22次。
方振华立刻向营部汇报,请后方运送弹药上前线。
梁三喜和赵蒙生没有丝毫耽搁,从营部调配弹药送上高地。
而在更后面,我们的老百姓想尽了一切办法,帮助部队运送物资。
这种军民鱼水情,又岂是敌人能够比得上的?
黎榫那个老王八蛋,恨不得把所有跟我国有关的人,全都清洗一遍,这种伪政权注定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