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忘语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畅销书目三国:一统全球

畅销书目三国:一统全球

鹿尘埃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高口碑小说《三国:一统全球》是作者“鹿尘埃”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刘偃辛婉儿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怎样?”“北地郡常年受羌人袭扰,单凭本地团练兵难以抵抗。所以,本太守会上书朝廷,在北地郡设一都尉,统两千兵马。不知董司马,意下如何呢?”“什么?你要让刘偃做北地郡都尉?皇甫嵩,你……你疯啦!”按理说,从品级上讲,皇甫嵩这个北地太守,秩两千石。董卓的行军司马,不过是秩千石而已。董卓这么跟皇甫嵩说话,是极为失礼的。皇甫嵩......

主角:刘偃辛婉儿   更新:2024-08-04 18: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偃辛婉儿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书目三国:一统全球》,由网络作家“鹿尘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三国:一统全球》是作者“鹿尘埃”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刘偃辛婉儿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怎样?”“北地郡常年受羌人袭扰,单凭本地团练兵难以抵抗。所以,本太守会上书朝廷,在北地郡设一都尉,统两千兵马。不知董司马,意下如何呢?”“什么?你要让刘偃做北地郡都尉?皇甫嵩,你……你疯啦!”按理说,从品级上讲,皇甫嵩这个北地太守,秩两千石。董卓的行军司马,不过是秩千石而已。董卓这么跟皇甫嵩说话,是极为失礼的。皇甫嵩......

《畅销书目三国:一统全球》精彩片段


“我……”

董卓此时,简直已经气的七窍生烟|!

覆灭霍坦羌的泼天大功,被刘偃截胡了!那价值将近两亿钱的战利品,也被刘偃截胡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现在的刘偃,何止是抢了自己的财路啊。

他还抢了自己的升迁之路!

自己和他不共戴天!

“皇甫太守!”董卓一阵冷笑,道:“莫高兴的太早。你仔细想想,刘偃那些战功,可能是真的吗?刀枪不入、万箭难伤,在近两百步的距离内,飞枪杀霍坦?这是人做的事吗?即便是张奂张将军,段颎段校尉,也不可能办到!”

“哦?董司马的意思是,刘偃虚报战功?”

“嘿嘿,到底是不是刘偃虚报战功。请皇甫太守,自己斟酌。”

“这样啊……”皇甫嵩眉毛一挑,道:“关于刘偃的战功,本官到了泾阳城之后,肯定会仔细查探。如果是假的话,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秉公执法。但是,如果这战功是真的……”

“怎样?”

“北地郡常年受羌人袭扰,单凭本地团练兵难以抵抗。所以,本太守会上书朝廷,在北地郡设一都尉,统两千兵马。不知董司马,意下如何呢?”

“什么?你要让刘偃做北地郡都尉?皇甫嵩,你……你疯啦!”

按理说,从品级上讲,皇甫嵩这个北地太守,秩两千石。董卓的行军司马,不过是秩千石而已。

董卓这么跟皇甫嵩说话,是极为失礼的。皇甫嵩若是因此弹劾董卓,董卓绝对会吃一个小亏。

但是,现在,董卓已经出离愤怒了!

他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北地郡都尉,在北地郡位仅在太守皇甫嵩之下,秩比两千石。

秩比两千石的高官啊!

比自己这个军司马,都高着一大级!

好么,自己从军近十年,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功劳,到现在不过是个张奂手下的行军司马,秩千石。

而那刘偃呢?年方十二,从军不过半个月左右,地位还在自己之上了!

这还有天理吗?

这还有王法吗?

“本太守没疯。”

眼见董卓如此愤怒,皇甫嵩心里别提多痛快了,淡淡道:“怎么?莫非,董司马以为,我皇甫嵩,保举不了一个北地都尉?”

当然保举得了。

皇甫嵩的叔叔皇甫规,现为朝廷大司农,九卿之一,位高权重。

董卓的顶头上司张奂,当初做武威郡太守,就是皇甫规举荐的。现在提拔一个北地都尉,简直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说实话,要不是平灭霍坦羌的功劳太大,还有那些财货太惹眼,董卓也不想招惹皇甫家族的。

“你……”董卓深吸了一口气,道:“皇甫太守,你可想清楚了。刘偃年方十二,也不知是否读过书,你就举荐他为北地都尉,这合适吗?莫不是因为他救了你的家人,就知恩图报?”

“怎么?董太守又要指责我皇甫嵩因私废公?”皇甫嵩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不怕告诉董司马,除了要举荐刘偃为北地都尉之外。本太守,还要尽可能地让刘偃……封侯!”

“封……封侯?!”董卓闻听此言,声音都变了。

封侯,这可是封侯啊!

汉高祖斩白蛇,与群臣立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从那以后,封侯就成了武臣的最高荣耀!

这么说,刘偃不但要爬到自己头上,还能取得武臣的最高荣耀?

“没错,就是封侯!”皇甫嵩道:“董司马,你扪心自问,刘偃阵斩霍坦,覆灭霍坦羌。率不到两千疲弱之军斩首四千级以上,俘敌六千余众……如此功绩,难道不能封侯吗?”

该!

这么大的战功,如果还不该封侯的话,别说自己不同意,全大汉的将士也不会同意!

自从大汉立国以来,有如此大胜之人,能有几个?

恐怕唯有冠军侯霍去病一人!

但是,为什么此人是刘偃?

抢了我功劳的刘偃?

这封侯的荣耀……本来该是属于我董卓啊!

刘偃啊,刘偃,你抢了我的封侯之功,我与你势不两立!

你就等着吧,等我董卓到了泾阳那一日,定然要你好看!

……

……

董卓也不想想,凭他的实力,能不能取得刘偃那般大胜?他要是真有那实力,能磨磨蹭蹭得不敢直接进军泾阳吗?

现在,他已经被封侯的荣耀冲昏了头,心中也已经被仇恨填满,誓要找刘偃的麻烦!


一个时辰后。

“陛下有旨:射姑山大捷,实乃二十六年来,我大汉最大之大胜也!为感谢上天庇佑我大汉,获此大捷,朕将于九月初一,率文武百官,祭天于洛阳南郊圜丘。全城军民百姓,皆可观礼。”

“陛下有旨……”

“陛下有旨……”

……

一名名羽林军士,骑着高头大马,在洛阳城内主要大道上来回奔驰,将皇帝刘志最新的旨意,宣读给洛阳百姓。

很快地,洛阳城内,又响起了阵阵百姓的欢呼声,对皇帝的这道旨意表示欢迎。

废话,洛阳百姓们,谁不想参加大汉皇帝这场祭天之礼?

一来,射姑山之胜,确实值得大肆庆贺。二来,这种祭天仪式,以前只能朝廷官员参加。这次,皇帝开恩,准许普通百姓观礼,谁不想去开开眼界?

……

……

三日后,九月初一。

洛阳南郊,圜丘祭坛。

圜丘祭坛共共分三层,每层八尺一寸,象征着九九归一。再加上底座,总高九丈五尺,巍然耸立,蔚为壮观。

当此之时,大汉近千名文武官员按品级依次在祭坛上站好,屏气凝神,躬然肃立。

祭坛之外,一万二千大汉羽林军士盔明甲亮,刀枪林立,守于四方。

在这九千羽林军之外,则是前来观礼数十万洛阳百姓,摩肩擦踵,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单从规模和气势上来看,自从光武立国以来,今日这场祭天仪式,当属第一!

终于,皇帝刘志到了。

头戴十二旒冠冕,帝王有所见有所不见。身穿十二文章袍,肩挑日月背背星辰。脚蹬赤色鞋,脚踏万里江山。一身皇帝冕服,真将刘志衬托地愈发尊贵、霸道、威临万方。

简短截说,在一翻繁琐的礼仪之后,这场祭天之礼的重头戏,正式开始。

什么重头戏?

皇帝向上天献酒,并宣读祭文,最后这酒由皇帝喝下,象征着皇帝完成了一次和上苍的交流。

祭天之礼的主要目的,正在于此!

然而,正在皇帝刘志将一壶美酒,放于祭台之上,准备宣读祭文之时,忽然停了下来。

他转过头来,看向圜丘下的大汉军民百姓,道:“不对!朕感觉,这场祭天之礼,很不对啊!朕既是因射姑山大捷之事祭天,那就当在射姑大捷之首尾全部处理完毕之时,再祭祀昊天。然而,事实上,此战之功,朕现在还未进行封赏。此时祭天,岂不是对上天之不敬?诸位臣工,朕欲先封赏有功之臣,再行祭天之礼,尔等以为如何啊?”

“陛下此言,理所应当!”

“对,先封赏有功之臣!”

“先封赏,后祭告昊天,名正言顺,天经地义!”

……

百姓们哪懂那么多弯弯绕啊!他们只知道,皇帝就应该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现在,皇帝要封赏有功之臣,大家有什么理由不支持?

至于朝中大臣们的意见?

不好意思,他们那点声音,完全淹没在众百姓的呼喝声中。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都没人能够听见。

“很好!”

刘志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朕问大家,是谁在二十六年前,攻破御苑,抢夺了大汉天子之汗血宝马?使大汉天子蒙羞?”

“是且冻羌!”

“是谁,于射姑山一战,杀得我大汉护羌校尉马贤所率六千将士,全军覆没!使我大汉全体将士蒙羞?”

“是且冻羌!”

“是谁,攻破拢关,杀我大汉子民十数万,却在射姑山活的好好的,让整个大汉蒙羞?”

“是且冻羌!还是且冻羌!”

“对,这二十多年来,是且冻羌使大汉全体将士蒙羞,使大汉天子蒙羞,使整个大汉蒙羞!那么,又是哪位英雄出世,破射姑山,为大汉雪此奇耻大辱!”

“是刘偃!泾阳团练使刘偃!”

“很好!”刘志用平生最大的音量道:“现在,朕再问大家最后一个问题……刘偃破且冻羌,为我大汉雪耻之功,朕应该如何重赏?”

“理应封侯!”

“如此大功,必须封侯!”

“唯有封侯,才足酬此功!”

“陛下封刘偃为侯,顺天应人,天经地义啊!”

……

在百姓们看来,如果取得如此大功的刘偃不能封侯,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封侯?那以后,还有何人愿意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那就是对大汉的立国之基“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的背叛!

刘偃,必须封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最后,几十万洛阳军民百姓齐声呼喊:“封侯!封侯!刘偃此功,理应封侯!”

声势如排山倒海,声震云霄!

刘偃封侯,已经势不可挡!

……

……

“刘偃,好一个刘偃啊!天子圜丘祭天时,数十万众瞩目之下,数十万众众口一辞,要刘偃以莫大的军功封侯!完全可以说,自古以来,得诸侯之位者,未有刘偃之正也!”

司徒袁隗,喃喃自语,面色无比的难看。

本来,事情不该是这样的。

刘偃送了三千匹汗血宝马,却不肯交还皇帝,是为不忠!

刘偃有寡嫂而别居,是为不孝!

刘偃杀戮甚重,有伤天和,是为不仁!

刘偃杀的还是投降之人,是为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焉能封侯?

若是朝堂辩论,自己有八成的把握,让刘偃封侯之事,化为泡影。

然而,万没想到啊,刘偃不知为何,走通了皇帝的门路。

这皇帝刘志,也真不简单,没有将此事在朝堂上讨论,而是在祭天仪式上,突然向洛阳数十万百姓提出。

几十万百姓众口一词,刘偃理应封侯。

自己就算辩才无双,又能如何?

自己就算腹有千条妙计,又能如何?

自己再不服,又能如何?

憋着!只能憋着!

不憋着,就是同时与洛阳几十万军民百姓为敌,只能是自取其辱!

想不到啊,想不到,我袁隗、我汝南袁氏这局,今日竟然败得如此之惨!甚至是,还未开战,就大败亏输!

“那么……请问陛下……”

待百姓的声音们渐低,袁隗满怀不甘,向刘志看来,道:“刘偃封侯,理由应当,微臣没有任何意见。但是,依陛下所见,刘偃该封何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